趣書網 > 禹道乾坤 > 第三百九十八章天宮曦輝
  次日,天還未亮彭禹便梳洗妥當,帶元騏、方驥來到青鸞閣。

  路上也遇到一點小插曲。

  東宮在后宮門禁外,太子從東宮往青鸞閣,無非幾步路。但彭禹去青鸞閣,卻要穿行后宮。

  他來到落英門前,看到緊閉的宮門陷入沉思。

  “一個不是太子的人,跑去接掌青鸞閣,我這應該是第一例。”

  幸好神皇也想到這件事,派人過來提前開門,讓他準時前往青鸞閣主持“晨禮”。

  因為是昭王第一次祭禮,蕭暮妘等人嚴陣以待。除卻王簡、王伯正、何正等人尚未入宮,其他昭王所屬統統在場。

  金念生一本正經端著寶盤,上面擺放各種玉器祭禮。

  青鸞閣以碧瓦鋪就,四處插著青色旌旗寶幡。

  開門后,碧霞青光撲面。

  彭禹捧青色玉璧入內。一番禮拜后,走到神樹跟前,用玉勺輕盛凈水,緩緩撒到大樹根部。

  然后,他耐心等待日光出現。

  昆吾天宮高懸云空,是神朝諸地最先看到地平線日光的。

  隨著東方泛起紫暈,第一縷日光照在樹梢,頓時神樹展開枝葉,璀璨光輝在空中化作一只青色神鳥。

  嚦嚦——

  青鸞啼鳴,天宮各宮闕處響起晨鐘聲,一座座門戶開啟。

  這一刻,沉眠的天宮再度蘇醒,開始一天的工作。

  昆烈站在乾元殿最高處,負手望著青鸞閣方向的旭日光輝。

  “年輕的太陽啊……”

  日出東方,一日之晨,是生機勃發,逐步萌芽的時刻。所以,神朝的繼承人位居東方,象征

  曾幾何時,自己也曾入主東宮,主持青鸞晨禮。

  老了……

  看到新的繼承人出現,昆烈莫名有一種滄桑感。

  但昆昊作為繼承人,又讓他十分安心。

  “至少比昆晏在時,威懾力強多了。”

  ……

  三十六重門戶一一開放,晨曦光輝自昆吾神門撒向金吾城,繼而喚醒國民。

  彭禹站在青鸞閣,看著天宮撒向白塔和金吾城的曦光。

  這就是“天宮曦輝”,大昆鼎鼎有名的圣景之一。每天通過青鸞晨禮,日光灑向大昆,宣告一日之晨的到來。

  各地國民來金吾城時,最不可錯過的景色,就是這早晨的天宮曦輝。

  隨著曦光灑入金吾城,彭禹看到許多高樓頂端站著武者,遙遙望著金光璀璨的天宮。甚至許多郡州的國民舉家趕來觀看這一幕盛景。

  “他們對‘天宮曦輝’的觀摩,有點類似天安門升國旗。”

  仔細一琢磨,太子每天早起舉行晨禮,不就是升旗手的任務嗎?

  日輝出現,金吾城的一天隨之開始。

  普通國民還能躺在床上睡個懶覺。但晨市的商販已經開始活動。天宮臣子們也換上衣袍,前往天宮朝拜。

  王伯正、何正等人趁夜便侯在飛鳳門口。

  畢竟今日,可是昭王升殿的重要時刻。他們這些當老師的,豈能錯過?

  當侍衛長開門,草草檢查一番,便讓他們趕往文華殿。

  幾位老師狂奔疾走,王伯正連自己的儒門心法都動用了。但他追不上何正速度,只能高喊著:“小何,過來拉一把。”

  何正想了下,索性扛起王伯正沖到文華殿。

  然而,青鸞閣已經封閉,幾人沒看到晨禮的最后一幕。

  “老臣參見殿下。”

  “臣拜見殿下。”

  幾位老師紛紛跪下行禮。

  彭禹趕緊扶起眾人。

  “諸位師傅不用這么早來。朝會殿點卯后,過來坐一坐即可。”

  王伯正、何正等人紛紛搖頭:“殿下第一次進行青鸞禮,我等在外不能觀禮,已屬大不敬。稍后的升殿,豈能錯過?”

  看著文華殿緩緩打開的正門,彭禹道:“收拾文華殿還需要一點時間。我們先去吃點東西。”

  這也是太子一天的正常流程。

  舉行晨禮后,前往文華殿的漱芳閣吃飯,同時等待文華殿打掃完畢。

  王伯正打起精神,見彭禹往漱芳閣走,一路小跑在前引路。他的心情十分澎湃:曾幾何時,自己羨慕那幾個當太子老師的同僚。但現在,自己也有資格在東宮這里辦公。而且,自己未來還能混一個帝師當。

  漱芳閣準備飯菜的廚子便是思母宮那一撥。蕭暮妘早早安排妥當,等諸人到來后直接上餐。

  吃著熟悉的味道,眾人恍惚有種重新回到思母宮的感覺。

  “王師傅,待會兒‘升殿’后,孤只需坐在文華殿旁聽就行了?”

  王伯正:“一般流程,太子在舉行青鸞晨禮后,來此用膳。然后和諸位東宮官員坐在文華殿,旁聽朝會殿的事務。”

  這需要使用仙道的投影技術。

  太子不在朝會露面,而是坐在文華殿旁聽,時不時和諸位師傅請教,請他們分析朝會上的議論。

  等朝會結束,神皇會和太子進行交流,詢問他的理解。

  “朝會結束后,神皇回乾元殿理政。太子就要坐在文華殿內處理神皇交代的公務。嗯,如果公務順利完成,可以用剩余時間進行學習。”

  王伯正雖然沒有親身接觸過,但大概流程都清楚。

  何正補充道:“某些時候,東宮處理的詳細政務比神皇本人都要多。當年先帝時,陛下就是這樣。”

  神皇不僅要理政,還要自己努力修行,確保戰力長久處于巔峰。

  所以,很多政事撒手給其他人。太子,無疑是最好用的打工仔。

  景皇晚年,把政事統統扔給東宮,讓年輕時的惠皇處理。

  惠皇在昆烈長大后,也把許多瑣碎政務扔給他解決,自己只拿捏軍權和大局。

  排除昆晏這個廢掉的太子,王伯正等人自然是選擇前面兩位神皇做彭禹的榜樣。

  王伯正:“殿下稍后旁聽,千萬不要走神。萬一陛下一時興起,想要跟您對話詢問,你必須及時回答。這可是同時面對神皇和百官的。”

  彭禹擰著眉頭,被他們這一說,覺得壓力有點重。

  蕭暮妘幫金念生舀了一勺湯,忍不住插嘴:“值日朝會未必每日都要舉行,王大人,您不要嚇唬殿下。”

  朝會殿的朝會分為三等。

  每年特殊時節舉行的大朝會,神王和列侯都要出席,禮儀最為隆重。

  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會,神皇進行月初、月中的政務處理。白塔中的天宮臣子和各郡官員都要出席。神皇會聆聽各地官員的對奏請命。

  至于每天早晨的晨會,神皇未必樂意天天出席。一般都是三位天師和五行神官挑頭,在朝會殿門口商量一下,對朝會殿大門報備,然后就一起去白塔辦公。神皇三五天開一次朝會殿的大門,就算是勤政了。

  當然,作為東宮之主很苦逼。父皇可以不用天天露面,但太子必須每天出現在文華殿,仔細處理政事。

  昆晏當太子時雖然政績平平,但這日常點卯,的確從沒缺席。

  王伯正:“旁的不敢說,今日是昭王第一次主持晨禮,正式入主文華殿辦公。陛下肯定開朝會殿,接受百官朝見。這也是給咱們殿下撐場子呢。”

  關乎正事,眾人都沒吃好,草草喝了粥,塞了兩塊點心,來到文華殿。

  宮女們已經打掃妥當,彭禹坐在文華殿主座,其他老師紛紛入席。

  王伯正是彭禹的治經老師,理所應當在前列。何正是兵法老師,也在很靠前的位置。而跟著他們一起過來的其他幾位師傅,溫洪、朱仲文也在靠前的位置,倒是建筑學的老師萊恒,位置比較靠后。

  諸人在朝中有正職,僅僅沾了沾墊子,便急匆匆趕往朝會殿。

  此時,朝會殿已經聚集上百位官員。

  三位天師和五正神官身邊圍著不少人,形成一個個小圈子。

  “諸位,不好意思,我們來晚了。”

  王伯正帶著眾人過來打招呼。

  看到這群人喜氣洋洋的模樣,眾人沒有言語。

  昭王已經掌握“晨禮”之權,縱然沒有正式冊封,但實質上就是太子,而且比太子更加自由。

  畢竟,人家是背負日月華章的神王。眼下還有一個魔道至尊的母親。

  顧忌李圣的態度,百官不好直接過來表明善意,只是遙遙對幾人拱拱手。

  倒是周天師毫不忌諱,走過來問:“殿下入文華殿可還順利?”

  “一切安好,如今殿下已經升殿等候。”

  咣——

  朝會殿大門開啟,百官依順序入內。

  目前彭禹身邊這幾位師傅,以王伯正和何正的官職最大。王伯正在木正手底下當副職,何正在火正燭天的兵部干活。

  李圣站在百官之首,看了看玉階一側的屏風。

  屏風上有日月山河,是連通文華殿的法器。

  “|想來,昭王便在另一側旁觀吧?”

  ……

  文華殿,彭禹通過屏風觀察朝會殿上的百官。

  在李圣看不到的地方,許多官員偷偷朝屏風行禮,彰顯他們的態度。

  “不過在這里,可以清楚看到百官之間的種種立場。”

  三天師抱團,五正神官抱團,世家扶持的官員又占一方,還有一部分人保持中立。而在此之中,他們內部也有各種矛盾。

  比如三位天師,陳天師乃儒門圣人,李圣和周通是仙道的仙君,平日便有分歧。而李圣敵視昭王,對彭禹態度苛刻,周通卻對彭禹屢屢表達善意。大方向上,李周二人壓制陳天師,但暗里又各有自己的想法。

  五正不愿三位天師奪走自己的全部權利,兵部、刑部、戶部、禮部、工部的實權官員相互結盟。但各自立場卻又不一樣。

  木正東方明和彭禹關系很好,火正燭天態度冷淡。水正乃秦氏出身,因為秦云嬌的關系,對他有些善意。新任土正出自儒門,對彭禹的“修齊治平”之論,還是頗有些看法的。金正向來剛正不阿,一本正經站在那里。

  世家一方更別提了,諸位家主利益糾纏,彼此都能打破頭。坐在屏風這邊,彭禹都能感覺到顓孫氏的那些官員和凌陽侯一系官員的火藥味。

  不過在百官中,彭禹還找到了幾個和趙氏有牽扯的官員。那些人或是趙氏旁支,或是紫宸趙氏設法推出來的代言人。本來在紫宸郡封鎖后,他們各自動了異心。但趙離手段不錯,又把他們收攏起來,繼續充當趙氏的羽翼。

  “神皇駕到——”

  伴隨著聲音,百官跪下行禮。

  昆烈出現在座位上。

  彭禹起身,沖著屏風內的神皇遙遙行禮,然后重新坐下。

  朝會和彭禹想象中一般枯燥無味。

  無非是三位天師總結一下上次朝會的工作,然后討論一下這幾天積壓的事情。

  很平淡,沒有任何波瀾。

  神皇平靜處置著這些政務。

  這就是正常朝會的模樣。若非為給兒子撐場,他真不樂意每天跑出來開門招呼一趟百官。

  百官也不樂意每天見神皇的臉色。朔望日見一見也就得了,平日里,還是請神皇偷懶點吧。他們也困……

  唯獨文華殿這邊,彭禹因為王伯正的話,全力扮演“昭王”,精神高度戒備。

  在眾人暗暗打哈欠時,有一位官員出列:“臣有事啟奏。”

  “準——”

  “昨日地動,乃云陽侯府三公子顓陽所為……”

  官員一開口,本來沉悶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許多人打起精神:行,就知道今天肯定要出事,果然大戲來了!

  那位官員乃金正門下,是大昆刑律司的人。

  不理會落在身上的一雙雙目光,他有條不紊念著奏折。

  “因地動一事,城內民怨沸騰,請陛下早做處理,懲戒罪人。”

  “罪人?沒有經過三司審問,連事情經過都不知道,何以論罪?”很快,便有官員跳出來反駁。

  彭禹能辨認出來,那人是顓孫氏一系的官員。

  顯然,顓孫氏不肯讓顓陽出事。

  “殿下?”

  蕭暮妘關切地看著彭禹。

  彭禹搖搖頭:“放心,我沒事。那小子蠢,我才不會跟著犯蠢。”

  不過對于最初那個官員,彭禹還是記下了。

  他對旁邊的另一位師傅道:“顧師傅,回頭問問王師傅,這個人是什么身份?”

  昭王升殿的第一天,就直接把矛頭對準顓陽,用意很明顯啊。

  果然,在經過一番爭論,突然有人將矛頭指向屏風后面的彭禹。

  “昨日之事,聽聞昭王殿下便在現場。既然要詢問經過,不如問一問昭王?”

  “向大人,你這是什么話?昭王殿下入主文華殿,只有旁聽之權,豈能在朝會殿發話?”何正急了:這是赤裸裸的誘導啊。昭王若是說話間庇護顓陽,那就是徇私。要是不幫顓陽說話,那就是不顧舊情。這混賬玩意,是哪位皇子的走狗?

  “只是詢問案件經過。朝會殿,又不是沒有證人上殿?再說,朝會殿禁止東宮開口,是擔心東宮干涉政事。可昭王不是東宮殿下,他只是一位神王罷了。縱然開口,也不能干涉朝政。”

  彭禹抿著唇,繼續對顧師傅道:“這人也記下,回頭情報遞給我。”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