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重返1998 > 第425章 王大海的危機
  王大海離開酒店的第一件事就去了可可公司。

  他要去找史密斯汀道歉,爭取一個諒解。

  剛才史密斯汀離開時的那番話,對于王大海來說非常重要。

  廣州的公司出事了,資金鏈斷了。

  王大海的產業涉及面非常大,其中包括了地產、服裝、農業、餐飲、娛樂等十幾項領域,就在半年多前,王大海想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生意規模,盯上了金融這個風起云涌的市場。

  這是一個可以創造奇跡的市場。

  從十幾歲就開始走街串巷做買賣的王大海,自然不愿放過這個機會。

  1998年3月中旬,王大海經過一個朋友介紹認識了史密斯汀,得到了股市內的一手訊息。

  史密斯汀承諾,只要按照他手里出來的訊息去購買股票,穩賺不賠。

  王大海半信半疑的照做了,結果是狠狠的賺了一筆,也就是從那時起便一發不可收拾。

  他創辦了屬于自己的金融服務類公司,開展了幫人經營、操盤股票的業務。

  王大海是個聰明人,他第一時間調查了史密斯汀的背景。

  在得知史密斯汀是菲力集團的執行總裁后,王大海欣喜若狂。有了這個人的訊息做備書,那么自己在股市中必將青云直上!

  兩個月的時間,王大海終于摸清了股市的基本情況。

  他驚喜的發現,這簡直就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行業!僅僅兩個月的時間,賬上的資金就翻了整整六倍,若是照這么下去,成為內陸首富,全國首富,甚至世界首富指日可待!

  本金越多,賺的越多!

  王大海堅信這一點,也逐漸變的有些瘋狂。

  為了大量發展業務,聰明的王大海馬上公布了自己的口號。

  只要把資金拿給自己,將可以得到百分之四十的年利率回報,要比放在銀行的回報多出幾十倍!

  老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后全部都瘋狂了。

  百分之四十!

  一萬塊錢放在王大海的金融公司里,一年什么不用干,就有四千塊的利息可以拿,這就是天上掉餡餅!

  為了加大百姓的信任度,王大海不惜拿自己在廣州的所有企業做背書,向銀行聯名申請做擔保。

  一年后,若是不能連本帶利把錢歸還,那么自己旗下的企業和資產將被合法拍賣。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王大海在南方集資了近50億,涉及投資的老百姓多達數百萬人。

  由于當時旗下的產業有一部分都在自己老婆白綾和女兒王麗的名下,為此,王大海還以家中有事為由,專門讓王麗從石山去了一趟京都,以確保聯名抵押的銀行簽字。

  這些事情,王大海誰都沒有說,包括他的老婆和女兒。

  他原本想給家人準備一個驚喜,卻沒想到等來的是驚嚇。

  自信滿滿的將這近50個億的資金交給了史密斯去運作,而他也悠然的盯著大盤,等待著一股股金子成為現實。

  他甚至已經幻想好了自己成為這個國家最成功,最有錢的男人。

  讓他沒想到的是,夢,破碎的太快了。

  快的讓他措不及防。

  整個大盤綠油油的一片,而史密斯口中穩妥的渠道消息,在這個時候仿佛天大的笑話,與自己操作的那些完全成了對立面。

  王大海慌了。

  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家鄉,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那幾百萬個家庭。

  抱著一絲的希望,王大海逃離了廣州。

  他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不同的人,用了不同的謊言。

  王大海動用了關系,坐上了華洲商會會長的位置。

  他要憑借自己多年從商的經驗,東山再起,平步青云,直到完全磨平那幾十個億的窟窿。

  百分之四十的利率,這意味著他期限一到,就要馬上拿出70個億還出去。

  70個億!

  王大海無數次被這個噩夢嚇醒。

  當這些錢流進股票市場那片汪-洋大海之后,顯得如此脆弱、虛幻、不堪一擊。

  數字呼啦啦的漲,呼啦啦的掉。

  跌幅起蕩如同過山車一般,讓王大海悔不該當初。

  他去找過史密斯。

  但史密斯卻告訴他,股票這種市場,勝敗都是兵家常事。

  不會讓你一直贏錢,也不會讓你一直輸錢。

  渠道消息固然重要,但萬事沒有絕對,有的時候,股票更看重的還是運氣,若真的可以百發百中,那么這個市場就不用玩了。

  到此,王大海終于看清了史密斯汀的真面目。

  但他不能撕破臉,更不能說出內心的話。

  他要借助史密斯翻盤,他沒有別的辦法。

  這70個億套牢了,王大海看的透徹,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了。

  而史密斯汀卻反而安慰他,沉住氣,有時候翻盤就在一夜之間。

  這句話對于王大海來說,仿佛黑暗中的一束燈光,宛如沉船深水下的一根稻草,重新燃起了希望。

  王大海詢問史密斯汀,該如何做才能翻盤。

  史密斯汀的回答是,讓王大海協助他在華洲完成一些工作。

  就比如說促進菲力集團跟華洲各個大型企業的密切合作,收購、并購一些國內知名廠家和品牌。

  只要王大海做的事情讓菲力集團滿意,相信m國總部的領導愿意出資協助王大海,甚至給出更精準的股市情報也說不定。

  菲力集團在m國是大財團,幾十個億對于他們來說是小問題,這一點王大海深信不疑。

  于是他成了兩國企業之間的說客。

  一家家的企業在他的號召下,成功被菲力集團收購。

  服裝,化妝品,食品,飲料,甚至一些擁有自己獨特創意的地產、園林公司。

  菲力集團出手闊綽,很多企業老板都選擇出讓部分股權,讓菲力集團進入公司。

  而菲力集團的高管介入公司后的一段時間內,會飛速的吞噬掉原有股東的股權,逐漸掌控了這家公司。

  整個華洲的市場內,國有品牌逐漸變成了外資品牌。

  帶有華夏文化特色的商品逐漸被取締,各種英文字母的商品鋪天蓋地,最終讓老百姓習以為常,甚至讓他們以為,“進口”的東西,就是高檔的,就是最好的。

  自行車在農村被稱為“洋車”,火柴被稱為“洋火”,甚至連五金店里普普通通的一枚釘子,它的稱呼都是“洋釘”。

  這是一場洗禮,長達二十多年的洗禮,洗的是這片土壤的根,洗的是黑發黃膚的心。

  王大海當然明白這一切,但在自己的利益與所謂的大義面前,他選擇了利益。

  因為大義不能當飯吃,而利益可以。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