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重生1990 > 第787章 自責
  李斯文掃了一眼合同,隨后遞給徐薇薇道:“先把這份合同打印出來,至于最后簽署的條款還是需要和對方商量一下的。”

  “好,我現在就去。”徐薇薇說完便離開了。

  這時候,孔光楠則皺著眉頭問道:“李總,小徐說的花費幾千萬是什么意思?我有點沒印象了。”

  “沒什么,就是研究所那攤子事我攬了過來。”李斯文很是平靜的回道。

  而這話聽在孔光楠猶如驚雷,他猛地站起身道:“你是說,我們大唐電子要招收研究所的成員?”

  “怎么?你不同意嗎?”李斯文反問。

  “不是不同意。”孔光楠又坐回到沙發上,有些著急的道:“我雖然是搞技術的,但也清楚一個企業的薪資壓力,研究所為啥要大裁員,就是因為入不敷出,如果把他們帶到大唐,短時間內可能會對大唐造成很大的資金缺口,那可是九百多人啊!”

  孔光楠說著,十分自責的拍了一下大腿:“都怪我,怎么能腦袋一熱把這事攬下來呢,我就是一個搞技術的,哪有給人介紹工作的本事,以后……以后我絕對不喝酒了。”

  “孔總工,別擔心,這不是壞事。”李斯文淡定地抿了口茶道:“我這人雖然對科技認知淺薄,但我知道一點,科技一定是為未來而生的,如果我著急變現的話,和柳忠烈還有區別嗎?

  我們大唐電子雖然由你帶隊,但人力層面遠遠不夠,更何況我們研究所大部分都是應屆畢業生,就連研究生的數量都不多,這樣的團隊想要投身芯片行業,你覺得夠嗎?

  所以,我并不在乎研究所的人會給我帶來多少利益,只要能讓我們的隊伍壯大,撐起未來就足夠了。

  更何況如果我們不招收這些人,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你應該清楚吧?人才流失,研發停滯,技術外泄,哪一點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失。”

  李斯文幽幽的一席話讓孔光楠徹底沉默了,好一會后他才用堅定的目光看向李斯文道:“李總,我這輩子算是跟對人了,對了,我那個年薪,你適當往下調點,真用不上那么多。”

  孔光楠說完,發現李斯文只是笑笑不說話,繼續道:“反正你如果不往下調,我也會把錢花在研發上。”

  這種話如果是放在以往,任何人都會覺得扯淡,但偏偏在這個年代,就是有這么一群人。

  “孔總工,還有一件事我想打聽一下。”李斯文岔開話題。

  “啥事?”孔光楠好奇的問。

  “你也知道,芯片設計是一個難度,制作更是一個難度,之前我們討論過制作問題,所以必然繞不開光刻機,我最近翻閱了一些報紙,對于我國研發的光刻機只能找到早幾年的報道,所以我想知道光刻機到底研發到什么地步了?”李斯文好奇的問。

  “這你還真問對人了。”孔光楠微微一頓道:“其實從70年華科院就開始對光刻機進行了布局,算是和倭國一起起步,到了80年的時候我們的技術甚至領先于倭國,與霉國也只差二三年的技術壁壘。從剛開始的接觸式光刻機,到中期的投影式光刻機,到后期的分布式光刻機,我們也算是步步緊逼。不過85年之后,我國光刻機因為光源問題,始終難以突破,而且時間整整持續了長達五年,而這個時候霉國的技術越來越成熟,光刻機的造價也更低了。

  面對一款造價更低,技術更先進的東西,我們在90年的時候,經過一些人的內部投票,便決定放棄自主研發了。”

  “一些人的內部投票?”李斯文嘀咕一聲。

  “是啊,說來話長,不過也都過去了,你應該明白在經濟和技術兩條路上,一直都是存在爭議的。而且相對于技術層面來說,我們這種人本來就是比較薄弱的,想拿到話語權并不容易。

  簡單的打個比方,你提出了一項研究,上面腦袋一熱批下這個項目,但是一年兩年后發現你這個項目不賺錢,就立馬停止,根本不顧及研究成果以及未來的作用。”

  孔光楠說完,嘆了口氣:“不說這些話了,說多了容易進去,對了李總,你打算搞光刻機嗎?我和你說,這可是個吞金獸,一年沒個幾億投資根本拿不下來,而且如果現在搞的話,和霉國至少要差10年。”

  “十年,這是多少人的青春啊!”李斯文呵呵一笑:“但如果不搞呢?未來可能會差二十年,三十年吧?”

  “這倒是。”孔光楠無奈的點了點頭。

  “好了,這事就交給我吧!”

  李斯文說完,電話鈴聲響了起來,接起后發現是曾前朝打的,對方笑吟吟地約他下午一點在計算機研究所見面。

  “對了李總,千萬不要遲到,人才輸送是一件大事,我們領導非常的重視。”曾前朝有些陰陽怪氣。

  “放心吧,一點準時到。”

  李斯文放下電話,把情況和孔光楠說完,便讓對方收拾一下,他則給酒店前臺打電話準備早餐。

  就這樣,時間來到中午,李斯文整理完著裝,便帶著幾人出發了,離開酒店的時候,韓佳人死皮賴臉的要跟著,還說自己都要憋壞了,不過任憑她如何耍賴,李斯文都斷然拒絕了,最后韓佳人只能可憐兮兮的說自己等他們回來。

  下午一點,計算機研究所的門口,周志恒筆直地站在那里,身后跟著一排穿著干部服的人,有男有女,年齡都在五六十歲左右。這些人正是華科院的領導,而周志恒也是華科院的院長。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計算機研究所的領導簇擁左右,其中就有曾前朝和柳忠烈。

  顯然,事情大條了,大小領導基本都來了,目的不是別的,就是見證和李斯文達成人才轉讓的簽約。畢竟這件事無論是從華科院的角度還是從研究所的角度來講,都是一次意義深遠的合作,所以就連記者都來了好幾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