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重生之廠花太兇猛 > 第673章全國勞模
  天氣一天天變暖,人們的衣服也一點點變薄。

  鍍鋅板廠的工作有序推進,廠房辦公樓越來越高。

  時間進入四月后,燕京傳來兩個好消息。

  一是林致遠當選為一九九四年冶金部勞模。

  這對已經是東海省勞模的林致遠來說,帶來的驚喜已經不是那么大了。

  不過第二個好消息卻真的是超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冶金部黨委班子,在看完林致遠的勞模材料后,認為他在安置下崗工人再就業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所以部里決定,將上報林致遠參加全國勞模的評選,時間緊迫,要求林致遠馬上進京。

  消息一傳回來,革鋼上下歡欣鼓舞。革鋼歷來是全國勞模的高產地,但是近幾年隨著革鋼經濟低迷,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出現一個全國勞模了。

  現在革鋼迫切的需要一個典型來提振士氣,鼓舞精神。

  林致遠應時而生。

  革鋼的領導班子非常重視這件事,李振山親自下令,由革鋼工會主席姜志成親自主抓,一定要確保林致遠順順利利的當選全國勞模。

  姜志成緊急召開了會議,最后決定,由工會副(河蟹)主席宋方凱帶隊,再配上一名大白樓的材料高手,和林致遠一起馬上進京。

  第二天晚上,三人踏上了去往燕京的火車。

  林致遠和宋方凱也算是老相識了,去年到省里參加勞模表彰大會就認識了。

  宋方凱矮矮胖胖,戴了一副黑邊眼鏡,性格詼諧,是那種典型的老好人,最適合干工會工作。

  至于那名材料高手,林致遠就更熟悉了,總經理辦公室的李彬,是大家公認的筆桿子,革鋼的很多材料都是由他撰寫的。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三人出了火車站。燕京辦事處派了一輛轎車,將三人拉回到辦事處,吃過早餐,略作休息后,上班時間一到,三人乘車趕往冶金部。

  宋方凱帶著林致遠直接上樓去工會找到了冶金部工會主席杜明光。

  杜明光接待了他們,“老宋,不瞞你們說,在報送小林同志為全國勞模代表這件事上,部領導班子的意見分歧很大。你做了這么多年工會工作,應該也清楚,冶金系統上報的勞模人選過去幾乎全部都是生產一線的,像小林同志這樣的干部并不多見,不過夏部長和我都堅持認為小林同志雖然不在生產一線,但是他做出來的成績更大更明顯,夏部長立排眾議,他認為冶金系統就需要像林致遠同志這樣有改革精神,有創新意識的新時代領導干部,而且小林同志的履歷中有一大亮點,他在革鋼乳業改革小組以及革鋼商業改革小組工作期間,安置了大量的下崗職工,為他們找到了新工作,這和全總現在的工作重點相契合。”

  宋方凱急忙答道:“杜主席,林致遠同志干的工作都是落在實處的,沒有半點虛假,這點我們都可以保證。去年。林致遠同志光榮的獲得東海盛勞動模范稱號,省委書記和省長都對他作出的成績大加贊賞,齊省長甚至還親自到革鋼調研,充分肯定了林致遠同志的工作。”

  杜明光點點頭,“你們報送的材料中提到過。”

  “杜主席,這還是去年四月份之前發生的事,這大半年來,我們革鋼在安置下崗職工這項工作中,又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七嶺子牧場規模不斷擴大,又新招了四百名下崗職工,商業公司的改革也非常成功,在革安全市開了十二家連鎖超市,又成立了二百個連鎖便利店,新解決了六百個左右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這些成績都是在林致遠同志的倡議之下取得的。今年,林致遠同志又在鍍鋅板廠籌備小組中擔任要職,負責主要工作,這個工廠一旦建立,將為革鋼創造大量的經濟效益。”

  杜明光連連點頭,微笑的看著林致遠,“小林同志,我從你的履歷里看到,你今年只有二十九歲,這么年輕就做出這樣的成績,非常不容易啊!”

  林致遠站了起來,很謙虛的答道:“杜主席,成績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大家一起努力取得的。”

  “很好,年輕人能夠這么沉穩,不急不躁,我相信以后你還會取得更大的業績的。”杜明光想了想,“部里的勞模表彰會在四月中旬召開,都是自家人,小林同志以前的材料就完全夠用了,但是四月末,全總的勞模表彰大會就要召開了,這件事我們必須得重視起來,咱們就利用這段時間,讓小林同志的材料再豐富一些。”

  宋方凱急忙表示:“杜主席你放心,我們革鋼非常重視這件事。這次到燕京,李總和姜主席特意給我們派了一名材料高手,這段時間我們就打算靜下心來,把小林的材料好好打磨一下。”

  “很好!”杜明光當著他們兩個的面打了個電話,很快,一個戴著眼鏡的男人走了進來。

  “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部里辦公室的黃主任,黃主任可是我們部里公認的一支筆,就讓他與你們革鋼的同志一起,完成這項工作。”

  宋方凱和林致遠先后和黃主任握了手。

  接下來的時間基本就沒林致遠什么事兒了,都是黃主任和李彬一起,每天琢磨怎么修改豐富林致遠的材料。

  這兩位都屬于各自單位的筆桿子,文字水平很高,把事情交給他們就不用林致遠操心了。

  在燕京的這段時間,林致遠除了去金葉地產轉轉,與馮剛、樊白衣這些熟人見見面,喝喝酒之外,就是被老顧和老胡拉著,參加一些所謂的燕京商界名人聚會。

  當然了,這些聚會也見不到幾個名人,大部分都是一些有兩個錢的小老板,在這個特定的時期成了人們心中所謂的成功商人。

  林致遠根本叫不出他們的名字,由此可見,這些人最后都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了。

  商海無情,浮浮沉沉,誰又能笑到最后?

  一九九四年的燕京,商業的浪潮剛剛興起,人們談論最多的是港臺歌星,以及那些從粵東港島進來的新鮮商品,街頭巷尾也多出了一些咖啡廳,酒吧和歌廳。

  此時的老百姓還處于懵懂狀態,老房子,小胡同隨處可見,大街小巷充滿了一股《我愛我家》的濃烈氛圍。

  林致遠更喜歡現在的燕京,因為這座城市在這個時代還有一些人情味。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