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國 > 第79章 泰州心學
  常言道:三恩難報。

  一曰:養育之恩;二曰:授課之恩;三曰:知遇之恩。

  當得知,天子清理兵部,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的做事之后,徐光啟那顆沉寂已久的心,也頓時一片火熱。

  “徐愛卿,快快請起!”

  朱由校見狀,心中暗自點頭的同時,也趕忙上前將他扶了起來。

  再次坐定之后,朱由校開口問道:“徐愛卿,通州新軍原定編制是多少人?”

  徐光啟:“回陛下的話,是五萬人!”

  朱由校搖了搖頭:“五萬人是不夠的,朕準備將其擴編至十萬人!”

  “這......”

  一聽這話,徐光啟也不由愣了一下。

  朱由校見狀,不由問道:“怎么?有什么問題嗎?”

  “陛下,這十萬新軍,每年耗費巨大,不知國庫那邊.....?”

  徐光啟一臉遲疑的看了朱由校一眼,他倒不是擔心練兵的事情,而是擔心錢糧能不能供應的上。

  朱由校擺了擺手:“錢糧的事兒,朕來解決,愛卿就說,這十萬新軍,幾時能成?”

  “回陛下的話,若是錢糧能夠及時供應,臣可以保證,只需三年,新軍便可成為一支威武之師!”徐光啟斬釘截鐵的說道。

  “唔~,三年嗎?”

  朱由校摩挲著下巴,細細思量了一番,而后點了點頭:

  “三年就三年,朕將練兵一事,全權交于愛卿,有什么需要,愛卿盡管提出來,朕一定滿足!”

  徐光啟重重的點了點頭:“請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負陛下厚望!”

  朱由校笑著問道:“對了,不知徐愛卿對于組建新軍可有什么規劃,提前跟朕說一說。”

  徐光啟將自己的想法在腦海里過了一遍,然后說道:

  “陛下,臣以為,組建新軍,當先從兵源入手。

  如今各地衛所駐軍已經糜爛,不堪再用,當從民間招募,以新的制度進行統練。”

  朱由校點了點頭:“那愛卿覺得,從哪里招募合適?”

  徐光啟想也不想的說道:“臣以為,首選當是四川、廣西!”

  “好,那就先從這兩個地方選吧!”

  朱由校點了點頭,后世的他,對于這兩個地方出的兵,自然非常熟悉。

  “對了,秦良玉不是在四川嗎?可以把她調過來,協助愛卿一同負責新軍一事!”

  說起四川,朱由校不由想起那位威名赫赫的女將和她手下那支能征善戰的白桿兵。

  “如此再好不過!”

  徐光啟自然也聽過秦良玉的大名,對她也是佩服的很。

  說完兵源之事,徐光啟繼續說道:“陛下,軍之盛,在器之利。

  一支強大的部隊,除充足的糧草、堅定的意志、優秀的將領之外,最重要的,還要裝配優良的武器。

  因此,除常用的刀槍鎧甲以外,臣還準備于新軍之中,裝配火器、火炮!”

  “嗯,火器還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朱由校來說,想要與建奴作戰,訓練一支火槍兵遠比訓練一支騎兵要快捷的多,也更加省錢。

  隨即朱由校問道:“朕聽說,愛卿對于火炮很有研究?”

  徐光啟點了點頭:“是的陛下,臣跟隨傳教士利瑪竇的時候,曾仔細研究過佛郎機的火炮!”

  “那好啊,研制新型火炮的差事,也由愛卿一并兼任了吧!”

  朱由校頓時開心的笑了起來,直接又給徐光啟加了一副擔子。

  徐光啟道:“陛下,臣對于火器只是粗有研究而已,有一人比臣更加適合火器的研究!”

  “愛卿是說畢懋康嗎?”朱由校笑聲問道。

  徐光啟點了點頭:“回陛下的話,正是此人!”

  對于畢懋康,朱由校一支都有關注,這可是一個火器專家。

  在他撰寫的《軍器圖說》當中,詳細的介紹了火銃,也就是燧發槍。

  相比于以往的火繩槍,燧發槍簡略了發射過程,提高了射速,極大的增強了步兵對抗騎兵的能力。

  在中國,燧發槍的出現時間,與歐洲那邊大致相同,可惜,并未得到推廣,在滿清時期,也只是作為皇帝的獵槍。

  因此,作為穿越者的朱友明,又怎么可能放棄燧發槍這種利器?

  之前,是因為兵部那個環境實在糟糕,根本無法讓畢懋康安下心來進行研究,這才沒有對其進行提拔。

  如今兵部空了,徐光啟也來了,這個畢懋康也該隆重登場了。

  想到這里,朱由校隨即說道:“既然愛卿覺得此人可行,朕自當重用。

  不過,他現在任職順天府丞,朕直接提升、任命的話,怕是會引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愛卿回去之后,可以上一封舉薦的題本!”

  “哦,還有,愛卿練兵需要人手,若是有合適的人才,都可以向朕舉薦!”

  一聽這話,徐光啟不由心中一動,他知道,天子這是在幫他組建一支自己的班底,以保證自己能夠一心一意的做事。

  徐光啟隨即說道:“陛下,臣倒是認識一些人才,只因他們的學說,不被接受,因此一直都是平民身份。

  臣擔心,若是舉薦的話,內閣和六科那邊,不會同意!”

  “哦?”

  朱由校眉頭一挑:“愛卿說的莫非是,心學泰州一派的人?”

  “回陛下的話,正是!”

  徐光啟點了點頭,心中也隱隱有著一絲忐忑。

  要知道,他們這一學派,不僅極為摒棄程朱理學,而且還對論語、六經、孟子等儒家典學提出了批判。

  他們認為,那些學說都是儒家弟子們隨手記錄或者瞎編出來的,并非真正的圣人之言,更不能作為萬世之言。

  可以說,泰州學派,本身就站在了所有文官的對立面,自然不會有人允許他們進入官場。

  而今徐光啟向朱由校提出這些,也只是帶著一絲期望罷了,萬一能成的話,那豈不是更好?

  看著突然不說話的天子,徐光啟的心跳也不由變得有些緩慢了。

  “好啊,只要是人才,愛卿盡可舉薦上來,內閣不同意,朕就給他們下中旨,只要他們敢接,朕自然就敢用!”

  在徐光啟心中忐忑之際,朱由校那宛若天籟一般的聲音傳入了他的耳中。

  徐光啟在地跪伏于地,朗聲道:“請陛下放心,只要陛下一句話,他們定當俯首而來!”

  他的臉色也因為激動,而顯的有些通紅,對于朱由校所說的中旨,也是毫不在意。

  泰州學派的人,連天下的文人都不放在眼里,更何況是一道中旨了,你只要敢用,我就敢上。

  隨后,徐光啟將自己熟識的幾個人,一一說與了朱由校。

  朱由校也不含糊,直接命王安去草擬任命的圣旨,將這些人全都塞入了兵部和戶部。

  對于心學泰州一派,朱由校還是比較了解的,這是一個唯物主義學派,最是講究實干。

  這樣的人,當然是越多越好。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