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終宋 > 第832章 平叛
  "自古天下之君稱帝,一國之君稱王。今王上攘秦蜀之地,稱王則實至名歸;反觀宋之君奄有天下、何以稱帝宋帝徒有天子之名,偏安一隅,實為宋王、吳王。故而,秦王乃真秦王,宋帝乃假宋帝。”"昔春秋有秦國,并吞六國,車同軌、書同文,今王上志在吞并天下,以秦王之名諭告萬民誓將'掃蕩胡塵、天下一統理所當然;反觀宋自太宗以降,倡'北伐"者皆為罪人,秦王以天下一統為己任,則舉世皆知秦王已非宋臣。"

  "只留天子之名于宋,而得立國之實,要談分寸,這便是分寸。宋廷若肯依,便允他自稱'天子'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若不肯依,那便是連虛名也不給它罷了。”一直談到丑時三刻。

  林子出了府署,上了馬車,整個人依舊處在一種興奮狀態。

  下意識往懷里一摸,他掏出半個饃饃,一邊嚼著,一邊回想,竟是忘了到最后李瑕是怎么說的、是否答應了自立。好像李瑕就是一幅平平靜靜的模樣,然后夸贊了吳澤幾句。"王上到底是何態度呢"

  林子咀嚼著嘴里的饃,想著想著,忽然靈光一閃,反應過來。他一拍大腿,喃喃道∶“吳小郎君好聰明!”今夜,其實并不是召集謀士來商議辦法。

  自立這個辦法很簡單,從延州城回來的一路上,李瑕很可能便想明白該如何做了。所以問的是態度。需要有人勸進,需要有人表態。

  楊果不需要表態,始終是站在李瑕的角度分析利弊。吳澤不分析,上來就是單刀直入地勸進,這就是表態說他聰明,因為他在開口之前就確定李瑕想要什么,以吳潛孫子的身份明確支持,甚至做第一個勸進之人楊果的幾句提問,更是在幫助吳澤表明其堅決態度。

  林子卻是到此時才反應過來,竟然還一直在猜李瑕的心思。根本就不用猜。早就不是"自立與否"這個問題了,而是---誰支持、誰反對!!!

  想明白這些,林子懊惱地把最后一塊饃塞進嘴里用力嚼著,后悔方才在堂上沒有更大聲地請李瑕即秦王位不過再一轉念,也沒甚好懊惱的。

  作為當年追隨李瑕北上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態度哪還用說?不需要去刻意表現了。能想到的是,輿情司接下來該會很忙了。

  三月初十這個夜里,駐扎在稱歸的宋軍確實還不知曉北面之事。夔龍山下,宋軍大營,主將的大帳之外燃著篝火。

  火上支著鍋,正燒著幾條魚,響著咕嚕聲,泛起香味。

  魚是士卒們在長江釣的當地銅魚,魚身呈古銅色,頭小肉厚,肉質細嫩,異常鮮美。孫虎臣拿起筷子撥開一塊魚肉,還在看它熟了沒熟,便聽得對面的姜才嘟嚷了一句。“真要打?都是大宋將士,他們還在打蒙虜,我們卻來打他們,哪有這道理?”

  ”若真按你說的,對面是大宋將士,便聽調令由我們駐守重慶府,抽出兵力去打蒙虜,有何不可?“孫虎臣這般反問了一句之后,又道∶“他們守著夔門不肯放王師入蜀,不是叛逆又是何人?既然是叛逆,打便打了,有何理虧的?”

  姜才一聽,也覺得孫虎臣說的有道理,遂點了點頭,過了一會又問道∶“那先打退了蒙虜,再除叛逆,不是更好”

  孫虎臣夾著魚,頭也不抬,道∶“長江三峽你也見了,這地勢,好打嗎?”"不好打。"

  “那不就是了,不趁這次,還有甚么機會能打?姜才道∶“也是。”孫虎臣夾了魚到他碗里,道"當然,最好是李逆能夠讓出夔門。""他能讓嗎"

  "該是可以。前陣子襄陽傳來的消息,蒙軍已攻破武關,想必李逆防守壓力也大,這種時候要是再兩線開戰,他撐不住。”

  姜才又問道∶“那若是李逆放棄關中、回防川蜀,豈不是把屬于大宋的關中隴西又弄丟了’

  孫虎臣放下筷子,端起酒飲了一口,道∶“今日,高長壽派人來談了,話里話外的意思是,他不愿與我們開戰,須得請李瑕做主,又問若移交了夔州、萬州,朝廷是否愿意出兵支援南陽。”"這便像是李讓出漣、海兩州,請朝廷出兵""是啊。"

  姜才道“希望如此,免得我們同室操戈,教蒙虜占了便宜。”

  "看李逆如何選了。"孫虎臣飲著酒,眼神冷峻,淡淡道∶"我不會給他留太多時間。""末將雖然更想去打蒙虜,但全聽將軍命令。""好,那就好。打蒙虜看時機吧,會有機會的。"

  孫虎臣道∶“今夜我喊你過來談心,便是知你臨陣有些猶豫,既與你說清了,打起精神來。抗虜也好,平叛也罷,都是為朝廷效命。’“是末將明白”

  長江水勢湍急,拍打著兩岸的山巖,聲音很大。風吹進峽谷,像是在嗚咽。兩個宋將就這樣吃著魚,各有各的煩悶……

  孫虎臣是將門出身,年輕時便生得高大健朗,得到了賈似道的青眼相看。當年鄂州之戰,正是他領七百精兵護送賈似道移鎮九江。

  也就是這一戰之功,他官運亨通,先是被調回臨安任侍衛總管,再出鎮江陵,任湖北安撫副使,知江陵府兼夔州路策應使。將門子弟,少時聽的都是收復中原的故事,有過一腔熱血。但這些年官位越來越高,要考慮的得失也多。

  這次領兵前來,賈似道干叮嚀,萬囑咐,實在是給了孫虎臣很大的壓力。他手里的酒,是消愁的酒。姜才則坐在那,把碗里的魚吃得很干凈。他吐在地上的魚刺,沒有帶一丁點魚肉。從這點可以看出,姜才是貧苦出身。

  他是濠州人,年幼時被蒙軍擄掠到了河南當驅口,成年后才逃亡回歸宋境,在兩淮從軍。他身材雖矮,但非常悍勇,屢立戰功。

  軍中都說,兩淮將領雖多,論驍雄,沒有一個能比得上姜才。

  可惜姜才畢竟是從北面逃回來的,歸正人從來不受重用,他戰功赫赫,至今不過是統制。他不在乎這些,只要能殺虜就好,殺那些曾經破了他的家并把他掠到北面的胡虜。"將軍,末將吃完了。"喝口酒吧。"

  "不了,后半夜是末將替吳統制守營。"

  孫虎臣點點頭,道∶“鏈子崖那邊筑壘的情況你去看看吧。"喏。"姜才抱拳領命。

  他素來服從軍律,今夜便是孫虎臣沒有開導他,他也會全力作戰!!!孫虎臣看著姜才走遠,眼神閃爍起來。

  他獨自喝了一會酒,忍不住又想到!!!姜才的妻子很漂亮.

  姜才未曾在某處定居,一直是將家眷帶在身邊,這次出征亦然,不久前把妻子安置在秭歸縣內。孫虎臣見過一次,便有些難以忘懷。

  他自是明白,臨戰之際還惦記著麾下將領妻氏,此為大忌。但孫虎臣近來本就煩惱,腦中那念想便愈發強。"不妥。"

  他喃喃了一句,搖了搖頭。

  之后又想到姜才泥腿子出身,五短身材,舉止粗鄙,如何配得上那樣的佳人?不像他孫虎臣相貌堂堂,高官厚爵,對待女人又體貼入微。"不妥。"

  孫虎臣再次喃喃一句,轉回帳中。

  過了一會,他掐指算著姜才已去往鏈子崖了,遂換了一身便服,趁著夜色往秭歸縣城而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