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馬謖別傳 > 第608章 各有謀算(19)
  第608章各有謀算(19)

  其實,徐盛這樣處理孫韶,心里也是沒底,畢竟孫韶是孫權非常喜愛的孫氏宗室重將。

  孫韶可不是憑宗親的身份獲得揚威將軍職位的,相反,都是因軍功積累而升職。

  他本人善于治軍,深得士卒愛戴,愿意替他效死力。

  他在鎮守廣陵期間,與魏軍大小十余戰,從無敗績,立下了赫赫戰功。

  孫韶與徐盛只是戰略戰術上的分歧,所言也不無道理。

  但徐盛身為主帥,已經定下了堅守的方略,自然容不得別人違逆自己的命令。

  如果他鎮不住孫韶,在軍中的威信下降,后面的仗就沒法打了。

  孫權的戰略戰術已經決定,該做的準備已經全面展開,徐盛召集眾將軍議,其實沒有什么大事,只是例行公事,刷刷存在感而已。

  誰知道,孫韶卻恃寵而驕,不把徐盛這個主帥放在眼里,弄得他下不了臺,有點出乎意料之外,不得不以軍法懲罰,暫時看押起來。

  等眾人都走了以后,徐盛一個人在中軍帳中沉思,想著如何處理孫韶,怎么向孫權交代。

  忽然,部將來報,孫權前來軍營視察。

  這么快孫權就到了,徐盛以為,是軍中有人飛馬告密,心中警惕之心大起,心里一動,決定將計就計,把孫韶交給孫權處理,自己趁勢收了孫韶的兵權。

  孫韶手下的三千軍馬,裝備精良,是精銳中的精銳,徐盛非常眼紅。

  徐盛身為主帥,實際上自己本部人馬也只有一千,而且真正的精銳,也只有自己親自訓練出來的五百人馬。

  他主意已定,就讓手下刀斧手把孫韶帶到了中軍帳,自己快步到營前迎接。

  孫權對這一戰非常重視,這次他突然前來軍營,并沒有其實心里也不踏實.

  雖然孫權親自領兵出征鮮有勝績,不代表孫權不懂兵法。

  孫家是孫武的后代可不是虛言,祖上流傳下來的《孫子兵法》,孫權從小就研讀,也是下過苦功的。

  孫權熟讀兵書,非常熱衷于在孫世家族培養人才,受到他賞識的孫皎、孫恒還有孫韶,都受到他的器重。

  孫皎在濡須多次抵御曹兵,頗有戰功,被孫權任命為都護征虜將軍,接替程普都統夏口,曾隨呂蒙偷襲荊州,219年病死,可謂英年早逝。

  孫權非常痛惜,追錄他的功勛,封其子孫胤為丹陽侯。

  孫皎之后,孫權把孫恒當做重點培養的對象。

  孫恒長相儀表堂堂,器懷聰朗,讀書博學強記,常被孫權稱贊為“宗室顏淵“。

  孫權非常喜愛孫恒,每次出征都待在身邊,言傳身教,立下不少功勞。

  劉備反攻荊州,孫恒曾經領兵抗擊劉備,雖然打了敗仗,但他堅守夷陵,擋住了劉備前進的腳步,為陸遜的反攻創造了條件。

  夷陵大勝之后,孫恒立下大功,但他也是在223年英年早逝。

  這次曹丕進犯江東,江東與蜀漢已經重修舊好,解除了后顧之憂。

  孫權如果要打贏這一仗并不難,把陸遜從荊州抽調過來就行了。

  但孫權心中有他的小九九,以荊州重鎮是三戰之地,離不開陸遜為由,直接否決了用陸遜為主帥的可能。

  因此,在任命主帥時,孫氏宗親將領中的佼佼者孫韶,也是孫權考慮的人選之一。

  最后孫權選定徐盛作為主帥,除了他自己已經沒有主動出戰的勇氣意外,也是要平衡東吳兩大利益集——淮泗系和江東系。

  淮泗系作為外來戶,初始時期,頂尖人才是占據優勢的。

  但因為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們的人口基數太小,后繼乏人,很多重要崗位,都被江東世家慢慢取代。

  孫權為了維持兩大派系的平衡,一直在扶持淮泗系來對抗江東世家。

  孫權重用的魯肅、張昭、張肱等,包括呂蒙等人,都是來自于淮泗系。

  在孫權的支持下,淮泗系在江東足以與江東系分庭抗禮,甚至一度占據上風。

  但近幾年,江東系顯示出強勁的勢頭,文臣朝政有張溫、暨艷等人把持人事權,武將有陸遜、賀齊、朱恒、朱然等一代年輕將領強勢崛起,在軍隊也占據了主導權,江東系在整體上已經取得絕對上風。

  本來,東吳的江東系、淮泗系、孫世家族三大勢力,維持著微妙的平衡,利用幾大勢力的相互制衡,孫權處理事情游刃有余。

  現在江東系有一支獨大的趨勢,在朝堂上有失去主動權的前湊,這不是孫權愿意看到的。

  這次曹丕南征,看起來魏軍聲勢浩大,但以孫權的眼界,雖然判斷不出曹丕的真正用意,但也看出曹丕水軍力量不足,絕對難以渡過長江天險,根本吞不下江東。

  打退曹丕并不難,但把這份功勞給那個派系,這才是孫權需要操心的。

  孫權主要目的是抑制江東世家的勢力,自然不會用江東世家的將領去建功立業。

  孫氏宗族將領和淮泗系將領,都是他考慮的范圍,孫韶就是孫世家族的不二人選。

  思前想后,權衡利弊,最后孫權還是決定繼續扶持淮泗系來對抗江東世家。

  徐盛是瑯邪莒縣(今山東莒縣)人,在東吳三國時也屬于淮泗一系。

  早年徐盛抗擊黃祖,因功升為中郎將。

  劉備伐吳時,徐盛跟隨陸遜攻下蜀軍多處屯營。

  曹休伐吳時,徐盛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以少抗多,成功防住了曹休的進攻。

  因前后戰功,加上孫權的刻意扶持,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將軍、安東將軍,任廬江太守。

  無論是能力還是資歷,徐盛都不是抗擊曹丕的最佳主帥人選,但因為他屬于淮泗派系骨干,非常符合孫權心中的標準,加上出眾的防御能力,順理成章被孫權任命為主帥。

  孫韶雖然沒有當上主帥,但他一直主張主動出擊,與主帥徐盛的防守方略剛好相反。

  要是別的將領,也就是在軍議時陳述自己的主張,絕對不敢和主帥叫板。

  但孫韶不一樣,他肩負著代表宗師將領立功的責任,也有直接向孫權進言的特權。

  (本章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