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甚獨 > 第52章 第 52 章
  此后,縈芯總能接到鄰家女娘各種小宴的邀請。鄰里走動的頻率比原來的巷子高的多。

  慢慢的,她也品出緣由了,世家小娘有錢有閑,不用上學,不用管家。

  不開趴體,一月也出不了一次門;不開趴體,如何能讓同階級的人家知道你如何相貌才情,怎么嫁人呢?

  明白了之后,縈芯自付不著急嫁人,也就不是每請必去了。當然,人不到禮得到。

  偶爾她翻看人情賬,總覺得自家人少,太虧了。

  以上都是后話。

  六月十一這天,下鄉的隊伍回來了。

  縈芯問過三管事路上一切都好,就先給荊掌班結了賬,讓他們先走了。

  然后,脫木奉上這一路上的醫藥開銷。

  縈芯略略翻過,基本都是干農活受了傷的和一些婦女癥候。

  她合上醫療賬冊,問道:“都能治嗎?”

  脫木搖搖頭,“傷患多已治好,一些病癥也能痊愈,但是一些婦人癥候和老人舊疾恐怕難醫治。”

  縈芯點點頭,說:“我看藥也不貴,先給他們吃著吧,以后再說。”

  當下也給他倆結了這次的賬,讓一郎送他們回求真堂了。

  縈芯再問阿酒田里情況,阿酒也寫了賬本,說倘若天時得宜,四處農莊夏收的出產應該能夠完今年的稅,之后秋收和冬菜就都是利潤了。

  另外,他還自發的統計了四個村和路過的一個荒村的房屋情況。

  這倒是很有用,縈芯收下賬本,賞了他千錢,讓他先在家中休息兩天,之后再細談。

  阿酒頭次得賞,還是大筆錢財,同手同腳的走了。

  三管事自覺奉上四卷厚厚的龍鱗冊。這才是這次下鄉活動,縈芯最主要的目標。

  四個村子每村一卷,里面詳細的記載了村里每個人的出生地、因何賣身、自認有何特長、是否識字、識數與否……

  “很好。”縈芯仔細的看了幾篇。然后又問他在村中可發現什么,好的不好的都要說。

  好的就是許多人都是一家在一起,非常感念小娘子恩德,干活都很賣力。而且他們到時,最累的春耕都已結束,吃喝用度比原來好,身體也養壯許多。

  不好的也是許多都是家人一起,小人數抱團。互相偶有摩擦還是小事兒,總有單身漢眼饞人家有媳婦,閑了騷擾單身女奴。

  縈芯眉頭一皺:“沒出什么大事兒吧?”

  三管事回:“都是新到村里,還未及亂,只是有些……呃……有些騷動。太出格的兩個,下仆已經打過了。”

  三管事也難,這事兒怎么跟小娘子說呦,阿月都在瞪他了。

  “你辛苦了,賞千錢,也放你兩天假,好好休息吧。”縈芯思忖著,看來各種獎懲制度得快點提上日程了。

  今晚無課,晚飯后,縈芯找大郎問:“阿兄,那《大吳律》看完了么?”

  “啊?”大郎一愣,他現在每天忙得很,除了正經學業,又學了不少課外興趣班。

  就是不上課的時候也忙著抄書,《大吳律》神馬的壓根兒沒時間看。

  縈芯也知道他現在學業忙,并未強求,只是說:“阿兄,先幫我看看民法吧。”

  大郎點頭應下。

  轉天,縈芯讓三個侍女幫她整理數據。

  要統計出這兩百多人都是哪里的,還要看看他們墮為奴隸的原因都有哪些。

  最后出的數據讓縈芯眉頭一皺。

  出乎她的預料,只有四十多人是當年小趙流民,剩下的都是東吳本國人,哪個州縣的都有。

  近一百六十人里,多代農奴有九十多個,剩下七十都是破產、逃稅或犯民法的平民。

  也許這些數據樣本太少,不能完全體現現在的社會情況。

  可是,為什么會這樣呢?

  根據縈芯這十年的觀察,東吳的生活還算安寧,只圖溫飽的話,物價并不高。

  縣里治安也不錯,沒錢的可以去貧民區租住,價格也很低。

  周圍農田雖然偶爾風不調雨不順,可也只是欠收而已。

  再遠的州縣也沒聽說哪里出過大災大厄啊。

  即便她能接觸的范圍內除了家奴就是庶民,可是,偶爾出門也能看到平民。

  他們生活看起來也還過得去,怎么會有這么多人破產到自賣自身或者觸犯民法呢?

  如果說某地官宦豪強不做人,治下特別苛刻也算個理由,但是這些破產的貧民哪里都有,并非只出一地。

  怎么會自己國家破產的人比小趙破國的流民還多這么多呢?

  縈芯找來三管事問:“這幾個破產的平民都做奴幾年了?”

  三管事一呆,龍鱗冊上記錄的項目都是臨走時小娘子交給他的,當時也沒說要問作奴的年頭……

  他還是勉力回憶了下,指著幾個說了大概的時間。

  好吧,多少年的都有。

  看來這情況像是常年累積下來的。

  縈芯皺著眉頭,心想,已知條件還是太少了。

  她周圍的人其實交際都很閉塞,以至于她問阿酒山莊周圍的村子情況,他也只能說出一兩個。

  “玉玦山東南四五里有個村,全村都是平民。”

  阿酒思索著說,“他們的地都投給孔家了,還佃了好大一片地,地租都是六成。阿酒還去過他們的村集,年頭節尾的還有社戲。”

  縈芯疑惑的問:“他們既然自己有地,為什么非得投獻給孔家交那么高的地租?農稅不是才四成么?”

  “小娘子,像咱家這樣的,農稅才是四成。他們若是不投獻給孔家,縣里得收他們六七成不說,年年還有攤派,得出徭役、兵役……”

  阿酒解釋道:“投了孔家,就只固定的六成,其他的都不用交了。孔家跟咱家一樣,不服勞役……”

  孔家乃是圣人之后,超級大族。

  費縣本地的這些孔家人不過小小分支,孔伯淵在這里敢說自己排十六,若有幸回了本家,也就比家奴高一點而已。

  他們在此的主要的目的,就是給主家看著周圍這些地。

  本地平民非常愿意投獻孔家,因為他家說六成就是六成,欺男霸女的情況也少,朝代更迭,還是尊儒,最起碼比別家更有保障。

  其實也怪阿耶買完地沒跟女兒細說,李家剛買的這片地,荒地許多都是幾個世家攥在手里多年的。

  他們更喜歡佃出去,這樣他們家沒有那么多奴仆,看起來就不那么肥美,上面人餓了不會優先朝自己下刀子。

  可惜費縣一直人口不足,大多一直荒著。正好遇到冤大頭,還不趕緊脫手。

  思索著點點頭,晚上縈芯又問大郎,老家安鄉的情況。

  大郎說:“安鄉一直是投獻給孔家的。地租都是六成。”

  縈芯回憶著安鄉村人的生活狀態,看來六成雖然高,但還能讓他們吃飽穿暖。甚至還能有點結余開集市,這樣家中若有小病小災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但是,無論是孔家還是別的世家,都只接受整村的投獻,倘若零星的平民,他們是不予理會的。

  著什么急呢?

  零星的貧民們生老病死……早晚會遇到過不去的坎兒,到時候一破產,自然賣地賣房。

  可是,賣了地和房的貧民,有幾個能翻身呢?能回頭佃自己的剛賣出去的田都算不錯了。

  最后不賣兒賣女賣自己,難道就餓死?

  這樣順理成章的得到土地,吃相就不會難看。自家人手勤快的還能給他們放放貸,哪個借了錢的不是千恩萬謝。

  這樣的最后買進自家作奴,還很忠誠呢!

  知道了這些后,縈芯喃喃的道:“怪不得……”

  怪不得大東吳積年的奴隸比破國的小趙流民還多。

  怪不得費縣脫離戰火至今快五十年,庶民區依舊空置著四分之一。住人的大部分都是中產的小商人,剩下的住戶也多是世家下轄的小門戶。

  那么,這片地上的統治者怎么想呢?

  縈芯不知道。她還沒觸及到那個階層。

  其實,吳國平民生活的這樣艱辛的原因是:

  本國待上寬容,待下極其嚴苛。

  倘若她有上帝視角,就會發現:

  經過那么多年的征戰,地廣人稀已經是大家都接受的常態了。

  這么多年幾國很少興刀兵,怕是底層交稅的人太少了,打不起仗了吧?

  小趙那樣迅速的被滅,很有國家財政經年入不敷出,軍隊撥款更是少得可憐的原因。

  再翻翻《大吳律》,平民、賤民、奴隸犯法都是鞭、髡(kūn,剃禿頭)、剝面、鑿眼、刖足、徙、鋸頭……動輒肉刑。

  這些刑罰庶民往上都能用錢或者官身贖買。

  罪大莫過造反。可是就像滕家,等新帝一繼位,只要你家嫡支還有活人,就又能出來襲爵做官了。

  孫氏作為王室在最高處頂阻擋他國的缸。

  為了不讓他家傾覆,漏出尊臀下面的各家,手里攥著土地、人、錢的各個大氏族,一邊踩著別家往上爬、一邊被別家拽著往下拉,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這些人,有上進心的只會抬頭往上看,沒上進心的安心被人踩著,反正血脈高貴,大可今宵有酒今宵醉。

  上等人是餓不死的,他們經受的鋼刀都來自于他國和更上一層人,能有幾人有閑心往下看呢?

  能看出這由層層人肉組成的金字塔已經搖搖欲墜的人,實在是太少也太無力了。

  便是千年后的李縈芯,也只是覺得長此以往,我大東吳,國將不國了吧……并不認為自己能為此做些什么。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