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大隋主沉浮 > 第874章: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
  同明殿偏殿之內,二十多名重臣竊竊私語,就在蘇威與李子權準備深入探討之時,側后門忽然傳來了內侍的聲音:“圣人駕到!”眾臣不約而同的起身等候,過了一會功夫,側后門腳步聲響起,楊廣孤身一人走了出來,等他坐到主位之上,眾人一起躬身行禮:“臣參見圣人!”楊廣揮了揮手,沉聲說道:“諸卿免禮,請入座!”

  “謝圣人!”眾臣紛紛行禮坐下。大殿頓時安靜了下來,楊廣目光掃視群臣一眼,最后定在楊秀臉上一下,見其微不可察的頷首,便開口說道:“自科舉問世以來,我大隋年年都在開科取士,年年錄用了大量無名卻十分的優秀人才。可是在舉辦過程當中,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總是發現各種各樣的不足。”就在眾人以為楊廣會大發脾氣之火,楊廣卻是語鋒一轉,出人意料的說道:“我認為這是好事。”眾人聽得大為錯愕,繼而認真聆聽。

  楊廣說道:“衛王曾經說過:每項每條法度從無到有、從有到精準,都是歷代智者千錘百煉所成,而每項每條從創立到健全,都耗盡了制法智者的心血、精力,想讓制法者對自己的心血之作加以改進,著實是難如登天。若想盡快完善,一是讓各郡官員參與進行,查找不足;二是找一些知法懂法且善于詭辯的人專門挑刺、挑問題;三是在施行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衛王這番話,我深有體會,也非常贊成:我大隋立國之初,先帝立時命大臣總結歷朝歷代法度得失制定出新的法度,要求大臣以‘取適于時’、寬簡為上的原則立法,幾經修改,最終形成了《開皇律》。我讓大家以《開皇律》和歷代法度為基、制訂法典《大業律》,非是沒事找事,而是《開皇律》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有些條款甚至已經不合時宜了。”眾人終于明白

  “初版”《大業律》定稿之后,皇帝沒有頒行天下,而是下發各郡、讓人查找錯誤漏洞了,原來原因在楊集身上;不過此法確實不錯,所以大家之前也紛紛贊成。

  停頓了一下,楊廣言歸正傳的說道:“與各項法度相比,科舉可以借鑒之處少之又少,它在舉辦過程中出現問題很正常。而出現的問題越多、解決的問題越多,則是代表科舉各項制度越來越完善。這便是之前所說的‘好事’。”楊廣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更沒有惡意去責備某一個人,眾人聽得心悅誠服,紛紛抱拳道:“圣人英明!”等大殿再次恢復安靜,楊廣又說道:“科舉各項法度不完善我可以理解,哪怕有士子用奇思妙想來作弊,那也是條文有漏洞,那也是他聰明過人,能想到他人之所想不到。但是有些事兒,卻是不可饒恕!比如說,泄題。”楊廣的聲音并不大,也沒有帶著絲毫煞氣,可殿中臣子心頭無不生出一股寒意。

  蓋因,皇帝登基以來,一直在抄家一直在抄家,導致這話讓人聽了,便有一種磨刀霍霍想抄家的意味。

  泄題事大如天,一旦朝廷扭出元兇,殺人抄家恐怕還是輕的。

  “圣人,泄題者十分易查,用不著興師動眾。”眾所沉默之中,蘇威站了起來,向楊廣行禮道:“知道策論題目的官員并不多,只要一一詢問、審問,便可知曉泄題者是何人。”

  “這是一個不錯的法子!”楊廣點了點頭,但卻不置可否,他看了看撫須思索何妥,用一種添油加醋的別樣心思他問道:“何祭酒,你是此次科舉的主考官,對泄題一事可有看法?”

  “臣有看法!”何妥起身行禮,說道:“圣人,出題官員都知道泄題乃是夷族之罪,即便有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也只會偷偷向親近之人分享,而不是鬧得滿城風雨。所以老臣認為官員泄題的可能幾乎不存在。”楊廣沉吟半晌,問道:“何以見得?”

  “主要還是不合常理、不合泄題的利益。”何妥一一分析了起來:“老臣的理由有二:一是出題官員人數有限,朝廷一查就能查出來,并以嚴法處置;嚴法面前,沒有人愚蠢的到處宣揚,就算是泄題也只會向親近、信任之人泄題。二是現在的風波與泄題的利益不合,只因泄題的目的要么是讓自家子弟事先寫好文章、背好華章,然后在考試中搶占制勝之先機;要么就是拿試題賣出高價錢,而買題者,也是為了搶占制勝先機。正是基于以上兩點,所以老臣認為泄題者為了保命、獲得題目者為了獲勝,都會秘而珍之,而不是到處宣揚。”看了楊廣一眼,何妥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圣人,涼州率先舉辦全民科舉,比朝廷還早了幾年。開始還好一些,后來每年都有士子和掮客猜策論題目,他們猜測的方向一般都是國內國外局勢、邦交、當前軍政大事、朝廷政令……這一次,極可能也是因為大隋與突厥關系緊張、遼東戰事的緣故,所以被他們誤打誤撞的猜中了。”聽到

  “也”字,楊廣忍不住問道:“這么說來,涼州也被猜中了?”

  “連續被猜中了兩回,而這兩回的題目都是衛王所出!”何妥忍住了笑,補充道:“衛王經此兩次,再也不出題了,而別人也猜不中了。”眾人:“……”楊廣笑道:“這么說來,衛王所出之題,應該是當時大事件有關了?”何妥點頭道:“正是!”楊廣回想起何妥之前所說一切,越想越覺得有理,他呵呵一笑,向眾臣說道:“這么說來,朝廷也是犯了衛王的失誤,故而被人們把住出題關要。”

  “何祭酒,會不會太過武斷了?”蘇威想了想,忽然說了一句。

  “這是十分明顯的事,武斷不敢當!”何妥向蘇威拱了拱手,說道:“倒是衛王所說的兩句話與蘇相十分貼切。”蘇威眉毛一軒,還禮道:“哦?但不知是哪兩句話?”

  “第一句是‘壓住一場輿論風暴的最佳良方,就是制造一場更大輿論風暴’;第二句是‘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你有多冤枉’。”何妥說完這兩句,便向楊廣和蘇威分別行了一禮,然后默然入座,任由眾人自行猜解。

  但凡知道兩人過節、恩怨的人,都心生好奇的看著何妥,他們本以為又是一場點火紛飛的唇槍舌劍,不料何妥僅僅只是引用了楊集的兩句話。

  一會兒功夫,這些人中英杰都回過味來了,紛紛用一種怪異的目光看向臉色平靜蘇威。

  記得上一場輿論風暴是

  “蘇威和楊集爭尚書省大權”,僅只幾天時間,轟轟烈烈的泄題便將之掩蓋。

  另外就是蘇威乃是位高權重、久居上位的智者,然而等到不爽他的楊廣話音剛落,他就迫不及待的說

  “知道策論題目的官員并不多,只要一一詢問、審問,便可知曉泄題者是何人。”這句話,若是由武將或入仕未久普通官員來說,沒有半點問題,但是由蘇威來說那就很不合適、不正常了;就算他忽然犯昏、急于表功,可何妥都分析得這么透徹了,他還來一句

  “太過武斷”,這分明就是要把泄題之罪扣在出題官員頭上。他的表現很像是

  “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你有多冤枉”。他為何這么著急、失態?因為他極可能是

  “制造一場更大的輿論風暴”的人,所以才要被冤枉者扛下泄題之罪。

  “制造一場更大輿論風暴”的人,自然要用

  “冤枉”他人的方式來背黑鍋,好讓自己從中解脫出來。蘇威臉上不動聲色,心中暗自罵何妥祖宗十八代,這混蛋果真是自己的克星,一來就拆穿了自己手段。

  楊廣也懷疑是蘇威搞的鬼,只是蘇威也不知策論的題目,所以只能解釋為蘇威猜對了題,然后到處宣揚,以達到壓住

  “蘇威和楊集爭尚書省大權”的輿論。楊廣雖然沒有證據來治蘇威的罪,心中卻是惡心得不行。

  他深深的看了蘇威一眼,向眾臣問道:“此事關系重大,諸卿可有其他看法、或不同見解?”

  “圣人,老臣認同何祭酒的說法,且有補充。”說話的是新任大理寺卿趙綽,此人正直剛毅、廉潔奉公,先帝時期便執法不阿、恭謹恪勤而名傳于世,以

  “處法平允,考績連最”升為大理寺丞,并在開皇八年擔任西南道行臺尚書省民曹,此后一直在益州任職,將民事、桉件處理讓人無法挑剔。

  楊廣就是看中他的能力和品行,故而將他調來當大理寺第一把手。楊廣抬頭示意:“趙卿請講!”

  “喏!”趙綽一絲不茍的行了一禮,這才一步步分析:“據老臣所知,出題官員非是職事官,而是閑散官員,圣人讓他們出題之前,以外出巡視名義使其與其親屬分別,其中還有大量真正出巡官員做掩護。即是說,在出題之前,連他們本人都不知道自己負責出考題。”

  “出完題,題目就被封存起來。而出題官員則被圣人著人移送到人所不知之處,加上題目尚未印制,泄題的可能微乎其微。老臣這番淺析加上何祭酒兩個不合理的的理由,那么連微乎其微都沒有了。”這一番分析,使猜中題目這個概念更加穩固了,楊廣點了點頭:“趙卿所言不錯,請入座!”

  “謝圣人。”趙綽行禮落座。楊集思忖片刻,向內史令蕭玚吩咐道:“蕭相,稍后草擬告示,就說泄題事件為假,此乃有人根據當前時事所猜,其目的是牟不法高利,而不是朝廷官員泄題,此后遇到這種人,舉報有重賞!”沉吟半晌,又說道:“另外將何祭酒那兩個不合常理的理由、趙大理之論也附上,好讓大家相信朝廷、相信官員、相信朝廷保密之嚴、相信朝廷對科舉的重視。”

  “臣遵命!”蕭玚應了一聲

  “何祭酒。”楊廣目光看向何妥:“出題這方面,你比較有經驗,新題目就由你與楊主薄、崔秘書丞、秘柳秘書監負責。”

  “臣遵命!”何妥和楊坦、崔賾、柳拚一起起身接令。。。。解決了泄題事件,楊廣說起了另外一件事:“名門世家衣食無憂,無論是財力、師資也好,還是書籍、學習氛圍也罷,都遠遠超過寒士,如果名門子弟成績優秀,我一點不會覺得意外。可是我看了各州甲乙兩榜前十名士子試卷,竟然發現乙榜考生的策論文章遠比甲榜的優秀。我感到不可思議之余,也在思考問題出在何處?諸卿能否給我一個精準的答桉?”剎那之間,殿內安靜了下來,沒有人敢出來回答。

  過了半晌,被定義為寒門代表的高颎起身一禮,肅然道:“圣人,老臣有話說!”楊廣頓時雙眼一亮,點頭道:“高相請講!”

  “喏!”高颎很是光棍的說道:“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個政權的官場為世家門閥所把持,然世家子弟多數是夸夸其談的清談之士,能大用的實干之力少之又少,各個政權為了選拔更多優秀人才、實干人才,便萌生了科舉般的‘舉明經’,但是九品中正到我大隋仍然大行其道、各級官職仍然被無才無德的世家子弟所把持。故而,臣在開皇七年建議先帝設立科考,以取代腐朽的九品中正,自此選官不問門第。另外建議先帝科考初期不能急功近利,最后更有了各郡每年選送三名人才入朝參與秀才科、明經科之政策。這也是科舉之初始!”楊廣聽得都傻了,若不是高颎自己說出來,他至今都不知道科舉是高颎在推動,當他一想到專門搞世家門閥的《大索貌閱》、《輸籍定樣》盡皆出自高颎手筆。

  所以對于高颎之說,他便深信不疑了。好家伙,竟然藏得這么深!幸好自己愛才心切,沒有弄死、沒有虧待曾經反對自己老高;若不然,不僅就會損失一個天大的大功臣,還會導致自己留下千古罵名!

  此時的高颎已是不怕開水燙的死豬,根本就不怕眾多官員把自己供出去,他接著又說道:“科舉于國有利、于民有利,甚至連那些反對科舉的名門高實際上也是受益者。之前,他們仕途無憂,沒有競爭者,故而多數世家子弟成天醉生夢死,長此以往,那些走向腐朽必將被全新的有生機的新力量取代,而今,很多名門高第子弟有了壓迫感,都發生了改變,都在努力學習,這不是受益,又是什么?”

  “其實我也是這么想的,故而推廣科舉、復學!”楊廣感覺覺說服力有點不夠,于是又把楊集拉了出來:“此事,衛王很久以前就在殿堂之上說過。”在楊廣施行武舉之初,楊集確實在朝堂之上說過類似的話,不過楊廣當時一心搞世家門閥,連他本人都不知道自己那么好。

  所以當他被楊集渲染得非常偉大、正義、用心良苦之后,非常高興的賞了楊集黃金萬兩、珍珠十斛。

  “圣人英明!”高颎不疑有他,又說道:“圣人用心良苦,然許多名門高第安逸太久,忘了創業先祖之艱辛、守業之困苦,從而失去了斗志、爭勝之心,故而他們非但無法理解圣人,反而跳出來的反對。但好在……”這口黑鍋絕對不能由他老高一人來扛,于是老高拉了一幫人下水:“好在衛王和蘇相、蕭相、裴相、楊相、長孫相、李相、張相、楊仆射、楊納言、牛尚書等等重臣皆是目光遠見智者,并支持之。”蘇威等人臉都黑了:“……”楊廣愣了一下,緊接著一本正經的說道:“高相所言極是,我大隋重臣不但明白我之苦心,而且盡皆大力支持,其心可感,殿中眾人,每人賞金千兩!”眾人盡管明白自己一旦接受這千兩黃金的重賞,就會坐實幫兇之名,但是哪怕再是不愿的人,也不敢出言反駁;無奈之下,只好跟著大家起身道謝:“謝圣人厚賜!”演了一出戲、成功把一幫人拉下水,高颎笑容可掬的說道:“圣人,這次甲榜之所以考不好:一是今年科舉錄用的考生主要用在授課博士、縣左,而那些轉不過彎來的名門高第有很多入仕門徑,他們瞧不上這些官位。二是有些名門世家轉不彎來,他們對科舉頗為不滿,為了達到抵制科舉的目的,便抱以無所謂的態度。”

  “出于這兩點,那些名門高第故而不許優秀子弟參與科考;來者,皆是才學平庸、品德敗壞、不能舉薦入仕之輩,當然考得不如人意了。”眾人聞言默然,高颎說到了問題之根本,尤其是前者最為關鍵。

  至于科舉,大家明白此乃大勢所趨,不可逆轉,于是都在適應,而且他們也不怕考。

  “名門子弟生活優握、才高八斗,吃不了苦、看不上小吏很正常。”有了高颎當眾所說的這一番話,楊廣已經無須發火了,他澹化了

  “抵制科舉”這一條以后,說道:“然而天下各級學堂授課博士、各個縣縣左都要有人上任,所以我決定將乙榜錄取名額擴大到三千人,諸卿以為如何?”

  “臣無異議!”你和該死的高颎都這么說了,還能如何?只能認了。————【本章補5號,欠12、15號!

  厚顏求張月票、推薦票。】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